昨日,看了一部分“315晚会”,除了对有些了解的品牌被曝光疾恶如仇外,更让我对“315”卧底记者肃然起敬。
前有记者老K,为了揭穿二手车轿车渠道诈骗顾客本相,卧底到某二手轿车公司,从底层销售员做起,一步步做成销冠,更是一路做到公司二把手。他赚着比原单位高出几倍的薪酬,手下管着十几个“小弟”,一时风景无限。搞得总导演每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生怕他反叛。
记者老韩,卧底过餐饮、服装等多个企业。每天切马铃薯、杀鱼,练就一身绝活。由于技能超卓,5天内干到了署理厨师长,再不走就等着晋升成正式厨师长了。
卧底服装厂的时分,每天被逼钉几千个扣子。由于忧虑每天钉扣子导致没时间搜集依据,自己揣摩着改善技能,进步功率,一不小心干成了“技能标兵”。搞到最终,那些服装厂的老板都不想放他走了。
当然,“卧底记者”不是只要攀爬的快乐和被认可的成就感,还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风险。
美人记者为了查询食品安全,以采购商的身份挨个试吃不同厂家、经销商的样品,接连十几家跑下来,抱着垃圾桶哇哇大吐,吐完还得接着吃。等查询完结,不了解是否是吃了太多的不合法“添加剂”,记者大病了一场。
不只如此,她们为了查询医美内幕,亲自体会过不合法医美打针;为了查询被硫磺熏制的食物,被灼伤过食道。他们不只卧底奶茶店、二手车经销商、还卧底接收童工的黑工厂、黑医美、乃至地下赌场。
有些记者,在卧底完毕后偶遇前卧底单位的搭档,被认出来不敢供认,又不能不供认。在老婆、孩子面前不得不装成另一个人的身份,连采访也不得不戴着面具。他们不得不叮咛自己的家人,若遇到风险就先跑,不要管他。
在他们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记者”这样一个工作开始的含义,揭穿事件本相,报导人世公益,心中有正义,笔下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