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AI玩具行业深度:市场机遇、发展展望、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TIME: 2025.04.01

  2024年来,国内外在多模态等能力方面迭代迅速,各细致划分领域应用落地加速,而AI技术与潮玩的结合也为端侧AI落地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来看,AI玩具结合了大模型能力+传统玩具的特性,实现了AI 硬件与陪伴、教育等应用场景的结合,提升互动与智能性,结合潮玩“情绪价值消费”特性,新消费趋势下有望与各类优质IP结合实现更广阔商业化空间。目前已上线代表性产品有跃然创新BubblePal,字节“显眼包”,Casio联合初创公司Vanguard Industries于11月发售的AI机器宠物Moflin等,其市场表现均远超预期,充分体现了市场对AI潮玩类产品的庞大潜在需求。

  以下我们将就将以AI玩具为主题,对涉及AI玩具的有关问题进行梳理。我们将聚焦AI玩具的行业概况、产品形态、应用场景等基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涉及到的AI玩具产业链、市场机遇及相关企业布局进行梳理。此外,还将立足发展的视角,对AI玩具的后续发展进行展望,以帮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问题。

  硬件产品作为AI软件商业化的重要载体有望引领下一轮创新浪潮,AI玩具已成为率先落地的A1端侧应用。伴随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以及模型成本的一下子就下降AI玩具交互体验明显提升,且具有非严肃使用场景、硬件端限制较少、AI化成本较低等特征,应用推广基础夯实,有望成为最快爆发的AI终端。

  AI模型持续迭代,赋能AI玩具等垂类赛道应用。火山引擎最新发布豆包视觉理解大模型,具有更强内容识别、视觉描述及创造以及理解和推理能力,实时视频对标Open AI 4o,可用性较强。此外,新一代视频生成模型2025年1月正式开放;通用模型pro升级,且在3D生成等垂直领域加速AI应用落地。“Open AI 12天”活动的最后一天,OpenAI宣布推出两款前沿模型03和o3-mini,在编码、数学、科学问题等能力上较01逐步提升,且在AGI基准测试中实现突破,成为迈向AGI的重要里程碑。

  伴随模型性能持续提升,AI玩具明显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且有望成为最快爆发的AI终端,未来或赋能潮玩等产品,落地全年龄段扩大市场空间。

  使用体验方面,较传统智能玩具,AI玩具凭借大模型支持,拥有多模态交互、情感理解与反馈、智能学习等优势。多模态:AI玩具可以通过语音、图像、动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交互。情感理解与反馈:AI玩具可以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并按照每个用户的情绪提供适当的反馈和建议。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学习,AI玩具能不断改进与用户的互动方式,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智能学习与适应:AI玩具不仅能按照每个用户的需求来做智能推荐,还能按照每个用户的习惯和行为进行自我学习,持续优化功能和内容。例如字节跳动的AI陪伴玩偶“显眼包”,集合了火山引擎的多项AI技术,内嵌豆包大模型、扣子专业版、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前沿技术,能够与人进行对话交互和情感交流。

  AI玩具可通过模型训练为不同人群提供专属的互动内容和智能功能,实现全年龄段落地。儿童玩具市场,AI赋能的陪伴及教育属性强化家长消费意愿,例如FoloToy的AI玩具能够准确的通过儿童的情绪变化提供安抚或鼓励,帮助他们理解情感管理。除儿童市场外,AI玩具在其他市场仍有较大想象空间,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推荐,如其特有的陪伴及情感属性有望在陪伴经济和孤独生意中大放异彩,且AI有望赋能潮玩或现有IP提升传统玩具价值量,例如二次元周边可以通过底座嵌入电路板实现电子化功能,三次元+AI组合成可互动的手办,价值量进一步提升,且能够与智能家居的产品联动。根据Contrive Datum lnsights,2030年全球A玩具市场规模或达363.77亿美元。

  从功能和外观设计来方面,AI玩具的硬件限制相较AI眼镜等其他AI端侧设备更少,降低AI玩具落地门槛。功能:AI玩具主要围绕娱乐、陪伴和简单的教育互动,对硬件的计算能力、图像或音频处理能力要求相对较低;AI眼镜、AI耳机等端侧AI设备的功能需求更为复杂,如AI眼镜涉及图像识别、视频拍摄与处理、AR显示等功能,AI耳机需要在较小空间内集成高性能的音频处理芯片及通信模块等,同时还要考虑与手机等设备的连接与兼容性。外观设计:AI玩具外形通常较为自由和多样化,对硬件的形状、尺寸和集成度的限制相对较小,而AI眼镜和AI耳机等对硬件的体积、重量和形状有严格的限制,硬件组件必须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加大硬件设计和制造的难度。

  相较传统玩具,AI玩具软硬件新增成本可控,玩具AI化成本较低。硬件端,AI玩具只需具备基本的语音识别、简单对话和情感回应功能以及联网功能,所需要的传感及Wi-Fi等芯片/模组价格较低,Wi-Fi芯片价格通常在1-2美元左右;软件端,AI玩具调用云端模型时需支付调用费用,目前模型推理成本在硬件成本模型优化、大模型竞争三因素驱动下大幅下降。以豆包模型为例,2024年5月15日,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在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正式发布,豆包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的定价只有0.0008元/千Tokens,比行业便宜99.3%;2024年12月18日,火山引擎冬季原动力大会上,字节新发布的视觉理解大模型输入价格仅3厘/千tokens,较行业均价降低85%,模型成本持续大幅下降,加速A1应用落地。

  AI玩具爆款频出。字节跳动推出的AI陪伴玩偶“显眼包”近日意外走红。尽管这款玩偶原本是作为非卖品的礼品赠送,但由于其内置了AI大脑,能够实现与人的对话互动和情感沟通,导致其在二手市场上的转让价格飙升,甚至一物难求。特斯拉推出的机器人玩具Tesla Bot Action Figure在上市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便销售一空,官方定价为40美元,而在二手交易市场上的价格竟高达1300美元。

  国家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为AI玩具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2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新型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24年12月11-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旨在培育新兴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此次会议提出,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将为AI玩具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目前AI陪伴类硬件的产品形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AI能力与毛绒玩具相结合,另一类则是遵循传统仿生机器人的形态。目前两种形态的玩具都有多个项目落地。

  海外AI玩具自2020年起发展火热,功能由对话扩展至个性化交互等。在海外,2020年起即有具备面部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机器人。随着OpenAI等语言模型的演进,AI玩具的功能不仅限于对话,而且能够满足个性化、情感需求,如Fawn推出外形为小鹿/兔子的AI玩具,能够保持8岁孩童的语气和个性;Grimes与Curio合作推出Gabbo、Grem和Grok三款毛绒玩具,能够实现讲故事、引导式提问和个性化应答,还具备温和引导小朋友入睡的功能。全球AI玩具市场已突破百亿规模,Contrive Datum Insights表示,全球2023年智能玩具市场增长了18%,从2022年的121.4亿美元到2023年的139.2亿美元。

  国内AI玩具已能够应对复杂场景,变现方式包括ToB、ToC及模型功能付费。FoloToy是较早的布局者,基于“大模型+故事机”率先与火火兔合作、注入大模型后能够实现讲故事、讲百科等知识性提问,具备成功经验后推出了兔子、仙人掌等形象,并与火山引擎、亚马逊、阿里等平台合作,同时走toC和toB的商业化路径,为消费者提供IP合作玩具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定制玩具。字节显眼包搭载了FoloToy的AI机芯Magicbox,基于火山引擎的多项AI技术,比如豆包大模型、扣子专业版、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能够回应复杂问题、陪练口语、讲故事等。深圳跃然创新推出的AI挂件BubblePal定价449元,已于7月底正式开售,支持切换角色、用相应的语气和性格来互动,根据孩子的互动情况生成AI成长报告。

  科技高管瞄准AI儿童陪伴、教育领域,更多针对儿童群体的智能硬件、玩具将涌现。如前微软DPS全球方案创新部门总经理郭志推出AI毛绒玩伴“爱小伴”、前第四范式AIOS总经理黄缨宁AI大模型教育陪伴的相关玩具硬件、前美团副总裁、美团金融CTO包塔面向儿童群体开发搭载大模型的AI智能硬件、前天猫精灵合伙人李勇发布首款基于大模型的毛绒玩具挂坠“BubblePal”等。

  字节AI玩偶“显眼包”凭借独特的外形和AI能力出圈。显眼包是字节跳动内部研发的一款情感陪伴玩偶,表面上是一款蓝白配色、小山状的毛绒玩具,内在集合了火山引擎的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豆包大模型、扣子专业版、语音识别和合成等。

  显眼包具备AI对话交互功能,情感交流表现出色。根据多知网、36氪、ZFinance等媒体对显眼包的测评,显眼包可以与用户进行中英文对话交互,例如讲故事、背诵古诗等;当用户将自己的困惑告诉显眼包时,显眼包也会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情感交流和陪伴效果较好。同时还具备记忆能力,可以准确回答前两轮对话的内容。但它在数理逻辑方面表现较弱,无法对9.9和9.11两个数字进行大小比较。

  显眼包内嵌了一个AI大脑,从而集成豆包大模型能力。这款AI大脑称为Magicbox魔匣,通过wifi联网的形式调用云端的豆包大模型和扣子专业版能力。它是一款由第三方公司Folotoy研发的通用型AI硬件,整合了AI对话芯片、麦克风和扬声器,体积较小,用户可以将其套在各种玩偶内部,为玩偶增加AI对话和陪伴功能。

  AI玩具潜在应用场景众多,能满足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需求。AI玩具与儿童教育、宠物陪伴以及谷子经济的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为传统玩具业开辟了新的增长机遇。对消费者而言,AI玩具不仅能陪伴儿童成长,还可以缓解成人压力,成为丰富连接人与人、人与世界情感链接的纽带。

  原本功能有限的早教玩具仅能讲故事和播放儿歌等,而借助AI技术后,早教玩具现在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新功能。以跃然创新Haivivi出品的AI对话交互式挂件玩具BubblePal为例:外观上,BubblePal主体为直径只有50mm左右的一个硅胶半球,孩子们可以把它挂在喜爱的毛绒玩具上,并设定爱因斯坦、艾莎公主或孙悟空等知名人物或卡通形象,来作为泡泡背后的角色。通过挤压泡泡,孩子们便能与这些角色进行对话,从而满足他们丰富的情感交流需求。

  BubblePal能够讲述定制化的故事、回答儿童的疑问、参与猜词游戏、接龙游戏、模拟家庭生活等互动,同时具备长期的仿生记忆功能,使其能够在与儿童的互动中不断学习和适应,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陪伴体验。同时,家长们可以通过手机app访问所有的对话记录,这有助于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健康状况。

  疗愈悦己经济兴起,毛绒玩具不再只是儿童专属。随着Z世代逐步踏入社会,陪伴他们长大的毛绒玩具也成为成年后减压陪伴的潮流消费品。根据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数据,00后已成为毛绒玩具最庞大的消费群体,占比达到43%,90后则为36%。“可爱、陪伴、治愈”是主要原因。

  AI让普通的毛绒玩具升级成了“AI宠物”,为成年人提供了新的情感支持方式。以日本电子产品公司卡西欧与初创公司Vanguard Industries联合推出的AI宠物Moflin为例:Moflin不仅拥有柔软的皮毛和可爱的眼睛,而且内置了AI系统。它能够像真实动物一样表现出情感,根据周围环境和与主人的互动,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情绪变化。Moflin还可以记住主人的声音以及互动的方式,并模拟出宠物一般的情感依恋,成为比普通毛绒玩具更高级的“情感伴侣”。

  谷子经济前景广阔。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从2023年到2029年,中国的二次元产业规模预计将从2219亿元增长至5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随着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二次元消费者对谷子玩具的技术含量和娱乐价值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

  AI玩具有望带领谷子经济进入“智谷”时代。谷子玩具的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玩偶、模型、音乐盒等。拥有特定IP形象的玩具能够精准吸引其粉丝群体,而AI技术的融入则为这些传统IP玩具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极大地提升了它们的趣味性和互动体验,有望带领谷子经济进入“智谷”时代。

  首先是IP运营:大多数AI玩具还是要结合小孩子爱看的动漫IP来做才有市场,例如喜羊羊、超级飞侠、熊大熊二、萌鸡小队,甚至高达、奥特曼等,所以IP创作与授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最后是软件:主要涉及到语音识别、AI大模型两大板块等,比如科大讯飞语音互动平台、豆包大模型、智谱大模型等。

  首先是设计研发板块:主要以科技公司为核心,推动AI技术与玩具设计相结合,包括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

  然后是生产制造板块:这一块中国不仅是最大的玩具市场,也是最大的制造国,有相对成熟的产业链,不过AI玩具对比传统玩具,还是有一些生产门槛的。

  在AI玩具产业链的上游,IP创作与授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知名IP犹如一块金字招牌,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为AI玩具引流无数。以迪士尼为例,其旗下拥有众多经典动漫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鸭等,这些IP早已深入人心。当迪士尼将其授权给玩具厂商开发AI互动玩具时,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产品一经推出便备受关注。奥飞娱乐也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手握“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等热门动漫IP,通过与AI技术结合,开发出智能对话、互动游戏等功能的玩具,深受儿童喜爱。从商业运作模式来看,IP持有方通常以授权的形式与玩具制造商合作,收取一定的授权费用,同时对产品质量、形象使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确保IP价值不受损。对于玩具企业而言,获得优质IP授权,就等于掌握了市场的敲门砖,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拥有丰富IP储备的企业,在产业链上游往往就占据了先发优势。

  中游的产品开发设计环节,是AI玩具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关键步骤。乐鑫科技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专注于Wi-Fi芯片研发,为AI玩具提供核心的通信支持。通过其先进的Wi-Fi芯片,AI玩具得以实现云端连接,借助强大的云端算力,赋予玩具更加智能的功能。例如,使玩具能够实时更新知识内容、精准识别语音指令、实现多人在线互动等,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与趣味性。除此之外,不少企业在产品创新上也各显神通。广博股份积极布局二次元领域,陆续开发出徽章、立牌等上千种二次元轻周边,融入AI元素,如开发带有语音讲解动漫背景故事的徽章,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智能化产品的追求。实丰文化同样不甘示弱,拿下“猪小屁”IP智能玩具研发授权后,投入大量研发力量,为玩具赋予独特的AI互动模式,孩子可以通过语音与“猪小屁”聊天、玩游戏,让玩具真正成为孩子的玩伴。这些中游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其股价也在业绩增长预期下得到有力支撑。

  下游的渠道销售环节,直接决定了AI玩具能否顺利抵达消费者手中,实现商业价值。如今,AI玩具的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格局。电商平台成为了主要的线上销售阵地,天猫、京东等平台汇聚了海量的AI玩具产品,消费者足不出户便能便捷选购。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符合消费者兴趣的AI玩具,提高购买转化率。线下实体店同样不可或缺,大型商超、玩具专卖店设置专门的AI玩具展示区,让消费者能够直观感受产品的魅力。一些品牌还开设体验店,如乐高的AI机器人体验店,孩子可以在店内亲手操控AI玩具,沉浸式体验产品功能,激发购买欲望。孩子王作为母婴童零售领域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结合的优势,线下门店设置AI玩具体验角,安排专业导购讲解演示,线上平台同步推出优惠活动、产品评测,全方位推广AI玩具,有效提升了产品销量,进而推动公司股价上扬,彰显出完善渠道布局对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云端模型vs端侧模型:相较传统玩具,AI玩具最大的区别是接入大模型,目前接入模型有云端与端侧两种,AI玩具作为价值量较低的应用场景,调用云端模型API更具性价比,目前国内模型价格已降低至百万tokens几十元水平。

  联网上云方式:物联网通信技术种类繁多,主要在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两方面有差异。AI玩具主要为短距离通信需求,室内居多,且对成本敏感性更高,因此Wi-Fi凭高速率、低成本成为上云首选方式。传统玩具联网率较低,AI玩具驱动Wi-Fi渗透率加速提升,Wi-Fi MCU芯片有望受益。以儿童玩具市场为例,全球儿童玩具市场规模或达千亿美元,若2028年AI玩具渗透率达到20%,有望新增15亿颗Wi-Fi芯片/模组需求。

  一方面,玩具厂商可以凭借自身在设计、制造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自有IP/IP授权的方式打造全新AI玩具系列产品,提升自身玩具产品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为传统业务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玩具厂商也可以与产业链上下游其他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具有IP储备的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授权AI玩具,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的情绪价值和社交价值。随着AI技术的成熟,IP有望成为AI玩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些公司可以通过其丰富的IP资源,赋能AI玩具,使其在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具有优质IP储备的公司可以通过与AI技术结合,开发出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玩具产品,这些公司具备较强的AI玩具开发基础,并且通过成熟的授权开发经验,能够快速推出AI玩具产品,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AI技术与潮玩的结合为端侧AI落地陪伴场景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IP储备的公司也可以通过与AI技术结合,实现更广阔的商品化空间。例如,跃然创新(Haivivi)与上海电影在“IP+AI玩具”领域达成了战略意向,跃然创新已经实现了AI智能玩具的量产,并推出了BubblePal等产品。这种合作模式使得IP公司能够快速进入AI玩具市场,带来显著的商业化收益。

  大模型是AI玩具的底层技术,AI玩具拓展了大模型的变现场景,同时也可以通过API的方式向第三方玩具公司提供大模型能力,贡献增量收入。

  公司目前拥有原创IP和授权IP两大板块,原创IP有飞飞兔、企鹅嗡嗡、龙宝戏猪等;已获得的授权IP主要有宝可梦、奶龙、贪吃蛇、蛋仔派对等。目前实丰文化知名的自创玩具包含旺仔小六、企鹅嗡嗡、智能飞飞兔、智能飞飞象以及公司近期推出的小狗奔奔等产品。公司响应市场需求,与诸多知名IP联动,已推出宝可梦场景套装全系列、可达鸭款电动模玩、奶龙电动模玩以及贪吃蛇电动惊喜盒等产品。在玩具产品形式上,公司后期将推出包括但不限于毛绒挂件、徽章、摆件等多元化新方向的发展,不断扩大公司在玩具市场的份额。

  公司致力开发新一代智能玩具产品。目前已与灵优智学、奥飞娱乐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款会说话的机器人,而是一个能够理解他们情感、能建立深厚情感连结的伙伴,将大模型装进玩具里,赋予传统玩具以生命力。通过生成式AI技术,实丰文化将实现智能玩具品类的升级,为儿童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互动性的玩伴。站在AI陪伴、AI玩具赛道快速发展的节点,通过多场景不同模型的接入微调及调用完成,如豆包大模型和扣子专业版等工具的接入,与亲子互动需求天然契合模型的对话、情绪理解能力。

  24年10月游戏业务高速增长,业绩弹性大。实丰网络上半年实现2995万收入、634万净利润,净利率高达21.2%,在小游戏业务上的投入产出比较高,互联网投流费用及ROI回报合理。10月,该厂商旗下的《小小庇护所》在微信小游戏畅玩榜中位列第7名,同时还有其他3款产品跻身畅玩榜TOP50。我们认为,在公司24年下半年投流增长期,有望带动公司游戏业务业绩大增。假设畅玩榜前十产品单一款游戏(目前有一款)月流水5000万,年化流水6亿,在腾讯小游戏流水分成比例在30%条件下,我们估计有望为公司带来4.2亿收入贡献(6*(1-30%)=4.2),按照上半年净利率估算约为公司带来8800万年化净利润贡献。

  公司目前在研发的AI产品包括汤姆猫AI语音机器人、AI讲故事APP、AI游戏等系列产品。公司第一代汤姆猫AI机器人产品实现了自然语音对话、知识科普、情绪识别、正向引导、中英文口语交流、讲故事、猜谜语、成语接龙等多个语音类的玩法。同时,公司创新了主动聊天、随时打断、暗语指令、长期记忆等功能,使用户与产品的交互具有更加逼真的拟人化交互体验。公司还为这一产品设置了丰富的特征表情、触摸传感、软硬适中的硅胶手感材质、可自由摆动的手臂等系列功能特征,旨在为用户打造一款真正具有沉浸式体验的儿童陪伴产品。

  公司在AI应用层拥有APP和机器人,在AI模型层有自主投资研发的西湖心辰大模型。第一代汤姆猫AI机器人产品搭载了专门的汤姆猫人工智能大模型,该模型由公司与公司投资的大模型科技公司西湖心辰联合打造,公司与西湖心辰研发团队训练了大量针对汤姆猫这一IP角色的独特的人物设定、特定声音数据以及聚焦于儿童陪伴领域的语料,实现了定位为亲子客群的并且极具汤姆猫这一IP人设的拟人化交互。

  公司自建线上广告聚合平台变现效果良好,正在论证商业化的可能性。在游戏内置广告业务上,得益于公司汤姆猫家族IP积累的庞大用户体量,公司与Google、Meta、Mobvista、ironSource、AppLovin、字节跳动旗下穿山甲、Smaato、华为、OPPO等全球多家知名广告营销服务商开展合作,公司自建了广告控制平台Mediation,通过该广告聚合平台,公司将从Google、AppLovin等平台获取的大量广告主的营销需求,通过瀑布流竞价和实时竞价的混合模式,优先选择价格高的广告向公司移动应用产品用户进行推送展示(展示方式包括插页、横幅、奖励视频、视频广告、应用墙等多种形式)。该广告控制平台一方面使公司最大程度聚合了适合公司产品的广告;另一方面,该广告控制平台智能、实时、高效地帮助了广告分发,保证了公司的广告变现效率。基于公司自建聚合平台的良好表现,公司内部将对该平台进行商业化的可能性进行论证,即为第三方移动应用开发商提供广告聚合和调节服务。

  3、上海电影:海量IP储备、与AI公司具备合作基础,具有较大的AI玩具开发空间

  IP储备:公司子公司上影元文化享有来自上影集团、上美影的60部作品的著作财产权,其中不乏《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国民动画IP,具备较强的AI玩具开发基础。此外,上影元IP开发业务快速增长,加速丰富IP产品的商业化体系,具备成熟的授权开发经验。

  AI合作:上影元与跃然创新(Haivivi)已就未来在“IP+AI玩具”领域的深入合作达成战略意向。后者已实现了AI智能玩具的量产。今年7月,跃然创新(Haivivi)正式推出了搭载AIGC技术的硬件产品BubblePal。

  公司具备头部IP储备、成熟的授权开发经验及强大的AI合作伙伴,有望快速推出AI玩具产品。

  IP全产业链开发,AI赋能产品创新。聚焦IP全产业链开发,产品覆盖全年龄段,持续拓展新品类和赛道。公司打造集动画、电影、玩具、婴童用品、潮玩手办、衍生品授权、实景娱乐等业务为一体的IP全产业链平台,旗下积累了“超级飞侠”、“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铠甲勇士”等优质IP资源,通过IP周边产品、商品化授权、主题商业等模式多业态联动变现。旗下潮玩品牌玩点无限专注于ACG领域,集潮玩盲盒及衍生产品设计与开发、推广运营于一体,目前已与网易游戏、米哈游等达成合作,开发推出崩坏:星穹铁道、阴阳师、第五人格等头部IP产品。2024年10月,发布9大系列新品,包括年轻向:铠甲勇士新品、巴啦啦小魔仙新品、卡牌系列、软周类新品、毛绒新品;青少年向:潮流新品、量子战队系列;全年龄向:超级飞侠、智能新品等。

  持续推进“IP+AI”产品落地。2024年初推出首个数字IP盲盒“AI超级飞侠”;5月推出喜羊羊首款AI智能产品;10月推出以AI为核心的智能新品系列(AI毛绒、益智教育、桌面机器人),推动品牌向AI+教育延伸。未来将围绕毛绒、早教等品类搭建智能玩具产品架构,持续优化完善“IP+AI”产业化的应用落地。

  2024全年收入同比高增长,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2024全年收入预计19.85-20.15亿元 , 同比 +39%-41%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120%-150%;扣非净利润2.8-3.2亿元,同比+157%-194%。公司在智能家居、智能照明和消费电子等核心应用市场合计增速30%以上,在能源管理、工具设备、大健康等新兴市场高速增长;全年毛利率维持40%以上,最主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25%,规模效应带来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

  24Q4收入环比保持稳健,利润环比承压主要系员工奖金等费用环比显著增加。24Q4预计收入5.25-5.55亿元,同比+29.3%-36.7%/环比-2.7%~+2.8%;归母净利润预计0.49-0.89亿元,同比-0.3%~+ 81.3%/环比-50.9%~-10.6%;扣非净利润0.49-0.89 亿元,同比+20.6%-119%/环比-42.5%~+4.4%。公司 四季度利润环比有所下滑,主要系年底根据员工实际年度绩效评估结果计提更多奖金,差额集中在Q4,导致费用环比显著增加。

  IoT SoC生态基础扎实,持续受益于端侧AI创新。生态侧:公司延续B2D2B商业模式,截至2024年底,Github ESP32项目累计数量达到82100个;技术侧:公司支持通用AI 功能,包括连接、控制、屏显、摄像头等;边缘AI功能,支持语音唤醒、语音控制、人脸和物体识别等;云端AI功能, 依托豆包等大模型实现生成式内容输出,包括语音或屏显输出。公司目前与小米、火山引擎等合作,将加速端侧 AI创新落地;产品侧:公司产品拓展更多新应用,2025年C6/H2/P4 等多款高性能/低功耗产品预计快速放量。

  在字节引领的新一轮AI终端浪潮中,相关人士认为大模型将赋予传统玩具生命力,因此AI玩具有望作为情感陪伴载体,适合成为消费领域AI终端的优先落地场景。AI玩具能通过AI技术及时发现并回应用户情绪,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情感支持,满足了用户被理解、被倾听和被关注的需求,更容易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目前的AI玩具市场的发展趋势:AI功能不断优化;IP+玩具打造特色;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同时,相较于其他AI硬件,AI玩具的消费品属性更强。因此,AI玩具领域的核心在于定义细分用户的玩具需求,并针对性提升AI能力、设计AI应用,做好价格与体验的平衡。在AI玩具终端中,深耕行业需求和产品生态的专业玩具厂商或更有机会脱颖而出;在供应链领域,具备开源社区和开发者社群的厂商,更有机会在AI玩具这个长尾市场中引领差异化AI应用的发展。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随后“首发经济”迅速成为市场焦点,AI玩具作为新兴的科技产品,正是首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I玩具作为教育和智能陪伴的结合体,能够依据儿童的需求进行智能互动,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游戏体验。由于儿童对话中对于信息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并不高,现有的通用大模型基本都能满足,且AI玩具可以采取硬件一次性收费+软件订阅收费的商业模式,用户生命周期长,客单价高,多家创业公司抢跑火热赛道。现代社会不仅是儿童,还有老人、年轻人的情感陪伴需求增多,对提供丰富情感体验的AI玩具需求也在增多。

  3、端侧AI有望在陪伴玩具上密集落地,AI玩具市场市场规模2022-2030CAGR超16%

  继端侧AI落地手机、电脑、耳机、眼镜等主流终端,AI陪伴正成为大模型能力突破C端落地困境的新希望,AI玩具/机器人为其主要的落地形式。随着2024年以来GPT-4o等大模型的推出,AI不仅能够理解逻辑关系,还能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人机互动更加便捷和自然。而在情感经济的推动下,AI玩具能够提供更加拟人化的情感陪伴,正在重新定义陪伴与教育的方式,而无论是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还是为成年人提供情感支持,AI玩具的多样化应用场景都在不断扩展。根据Researchand Markets的数据显示,全球AI玩具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约87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351.1亿美元,2022-2030年CAGR超过16%。可以看到,AI玩具市场规模增长空间广阔,有望提振SoC、存储、PCB、声学等硬件需求。

  “钱包妖精”Mirumi:由日本初创团队Yukai Engineering推出,将于2025年秋季上市,售价70美元。可以抱住用户的包或胳膊,只能旋转头部,不会语音交互,监测到人在旁边,就会进行对视或者其他反应,对人的触摸也有反馈。

  “吹气猫”FuFu:Yukai Engineering还推出一个挂在咖啡杯或汤碗上、为对热食敏感的人设计的的玩具。内置风扇装置,由可充电电池供电,采用名为“Fu-ing System”的特殊算法,模拟人类呼吸,并提供“Ive Got This!”强力和“Not Gonna Spill”轻柔等多种模式。机器人会随机调整吹气强度和节奏,在有效降低温度的同时,确保个性化的冷却体验。例如,它可以在三分钟内将88摄氏度的热水冷却至71摄氏度,五分钟内冷却至66摄氏度。该产品将于2025年中期在日本上市,售价约为25美元。

  Ropet:来自前字节跳动PICO北京ID设计团队负责人何嘉斌成立的萌友智能,配有摄像头、屏幕、麦克风、扬声器和处理器。该款机器宠物搭载了大语言模型,连接WiFi就可以与人对话;鼻子上的摄像头能识别不同类型的食物;屏幕是其眼睛,可以传达害羞或不愿互动等情绪,用户抚摸能让它心情愉悦。用户与它互动越多,它就越独特。Ropet兼容iOS和Android,售价299美元;RopetPro配有底座灯,售价319美元。

  Romy:由日本Mixi公司推出,是一款水滴状的对线多种面部表情和动作,可以唱30首歌。Romy的AI功能还包括辅助模式下的OpenAI GPT-4o集成,支持提供详细的答案,包括烹饪食谱或详细的科学答案。此模式还允许将机器人设置为三个场景之一(商业、教师和假装游戏),以提供更合适的响应模式。

  AiMe:TCL发布了一款名为AiMe的概念陪伴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头上的摄像头可以录制视频或使用人工智能识别物体。虽然,其动作仅限于挥动细小的手臂和眨动动画眼睛,但它可以与一把小型电动椅子配对,自动在家中导航,并支持对话功能。比如,当你想调节室内温度时,只需对AiMe说一声,它就能帮你完成。此外,AiMe机器人还支持个性化外观定制。

  全自动拉布拉多猎犬小狗机器人Jennie:初创公司Tombot展示了其下一代的机器宠物——Jennie,旨在为儿童、老年人和患有痴呆症、轻度认知障碍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年人带来安慰和支持。内置各种传感器,使Jennie具备听取呼唤和命令、发出宠物的声音、人脸识别和环境识别等功能。更重要的是,Jennie所有的技能能够最终靠软件和APP升级。这款即将问世的宠物已收到超过7000份预订单和候补单,计划于2025年开始交付,售价399美元。

  AI+手机/PC/眼镜/耳机虽是关注焦点,但AI玩具有望率先诞生爆款产品,为SoC公司打开新下游领域。

  AI产品形态可延伸拓展,智能化连接为核心重点。从玩具到谷子再到泛IoT,WiFi/BT接入云端模型的需求确定。

  从语音到视频,从云端到端侧。当前AI耳机与玩具等产品均为对话类的产品形态,长期来看视频类的AI体验门槛更低,也会有更优的体验。同时,基于隐私的保护和定制化的需求,未来具备端侧小模型的IoT产品也将更受欢迎。而对于SoC公司而言,ISP等视频处理模块,以及NPU算力等也将会是未来的发展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