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八路军帽子上的“两粒扣”有啥作业?看完就知道有多么高明了
TIME: 2025.03.05

  帽徽用在军队上就是军队的标识,比如军帽徽就是,日本陆军的帽徽就是五颗黄色的星星。

  日常生活中,对于多数人来说,帽子只是用来御寒,对于有些人来说,帽子则更多的是一种时尚。

  用来御寒的帽子,往往在材质上要么是短绒的,要么是长毛,几乎就没有金属装饰;当做一种时尚的帽子,往往材质是比较轻薄,更多注重的是品牌Logo,比如宝马、奔驰、奥迪等汽车品牌Logo,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金属质感超强,做成帽徽就显得高大上。

  我国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帽徽就是雄伟的上空和一大四小的红五角星,庄重又威严,象征着国家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而我国军队的帽徽,就是一个大大的五角星中间威武地刻着八一两个字,不仅纪念八一建军节,更在向世界彰显中国军队的庄严。

  然而,在解放前甚至抗日期间,八路军的帽徽就只是两粒极其普通的塑料灰色扣子,而且这扣子既没有图案,也没有镶边,更没有金属质感。

  相比的偌大个图案的金属材质帽徽,我们八路军的两粒小扣子就显得实在寒碜,可谓是名符其实的“土八路”。

  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军队不会混淆,因为它一直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可是,人们只知道红军、八路军、新四军都是领导下的良心军队,是拯救天下贫苦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正义武装力量。对于它们之间的区别却是少有人知。

  1924年1月,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中国和进行第一次合作,发动武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称作“国共革命”或者”大革命“。

  中国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时建党不到三年,力量比较单薄,但还是热情参加,推动着大革命风暴的发展,狠狠地给帝国主义军阀势力沉的打击。

  然而,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开始背弃孙中山的联共战略方针,大肆屠杀员,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破裂,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8月,南昌起义以及秋收起义后,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工农红军。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为发展农民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却遭到当地土豪劣绅的反对。

  那些土豪劣绅掌握大把田地,而老百姓无地可种,只好去做佃户过着贫苦的日子,这就必然导致土地的重新分配。

  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土地革命战争一触即发,打响了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件,日本正式发动侵华战争。为了日寇的外来侵略,在的强烈要求下,国共停战并展开第二次合作,全国抗日正式打响。

  8月22日国民政府将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由指挥,由将领在八路军里担任要职。后来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以及西北红军都划为第八路军。

  原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对进行了五次围剿,前四次都被都成功地反围剿。然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部队被迫长征。

  而由陈毅、叶挺领导的部分红军和发展起来的游击队继续跟周旋,这支队伍就是新四军。

  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谁都没想到八路军的帽徽,最终就是简单两粒普通的扣子。

  1927年,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工农红军,那时红军的一身军装至今让人怀念——一身青灰色翻领中山装,上下四个口袋,衣领上两块鲜艳的红领章,八角帽上订着一颗鲜艳的五角红星,腿上打着灰色绷带,穿着灰色帆布鞋。

  那时的一套红军军装是格外地珍贵。由于物质稀缺,不能够满足所有的人员,一般参军一年后才有自己的军装,所以一套军装洗得发白又缝缝补补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很多人就把红领章和帽徽订在别的衣服上,人们一看就知道是红军。一颗亮闪闪的五角红星帽徽,更被大多数人小心翼翼地保管着。

  由于五角红星是金属材料,不容易损坏,但丢失了也不容易补齐,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也高,因而具有收藏价值。

  再普通的帽子,订上五角红星帽徽,身份瞬间就荣光起来。人们对五角红星帽徽的情怀,除了爱戴还有敬重。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抗日,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国共 展开第二次合作,联合起来一致抗日,为抗日主力,辅助作战,听从调遣。

  财大气粗,起先负责供应军装、武器、军粮,因此红军的军装由灰色也改成浅蓝色。很多原来没有军装的红军战士也获得了军装,拿到属于自己的武器,第一次吃上了压缩饼干、牛肉罐头。

  就在大家喜笑颜开的时候,却发现帽徽换成了的,这下,战士们不乐意了,怎么五角红星的帽徽没有了,反而戴上昔日敌人的?尽管衣袖上有八路军”“新四军”的袖章。

  无论领导们怎样做思想工作,战士们一直有严重的抵触情绪,毕竟顽固派之前的种种阴险行为,残害了无数革命先烈。

  看着自己的部队冲在前线,每天有大量人员死伤,而不仅丝毫无损,还在进一步壮大势力,从几万人慢慢壮大到几十万人。不仅妒火中烧,减少军队供应,还开始想方设法把部队调到前线月,蒋介石致电朱德、叶挺等人,要求将皖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派遣到黄河以北,朱德等人明知是阴谋,但为了早日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只能暂时配合,将皖南新四军从云岭驻地向北进军。

  然而,新四军皖南中途遭到近十万人的武装包围,叶挺军长率领九千多新四军奋起还击,血战数天,最终只有两千多人突围成功,其余战士全部牺牲,叶挺被捕,项英等被害。

  八路军和新四军个个气愤填膺,本来就对的物质供应断断续续、时不时还要克扣就心存不满,于是,战士们纷纷扯掉了帽子上的帽徽。

  就是这两粒扣子,让战士们平息了抵触情绪,之后还对这两粒扣子的帽徽爱不释手。

  从隐蔽性上看,目标不容易被发现,全身一片蓝灰色,作战时隐蔽在灌木、草丛中很难被敌人发现,而且在抗战期间,八路军多采用游击战,这种两粒扣的贴身帽更适合隐蔽和转移。

  五角红星需要定制,而且是金属材质,光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两粒小扣子无疑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五角红星搭配红领章,确实给人精神抖擞,然而,面对装备先进的日军,八路军是不能硬碰硬的,速战速转、时隐时现的作战策略才是最适合八路军的,所以五角红星搭配红领章反而会阻碍战略的执行。

  从设计本身来看,这两粒扣子是为了扣住军帽两边的帽沿。当不需要将帽沿放下来的时候,只需要讲帽沿系在这两粒扣子上,这样就会让战士们的视野变得很开阔。

  寒冷季节使用的帽沿是厚实的,甚至有一层厚厚的绒毛,解开这两粒扣子后,帽沿放下来,可以把耳朵和脸严严实实地围起来,一直到下巴,起很好的保暖作用,要知道在前线,冰天雪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非常容易被冻伤,甚至冻死,有了带绒的帽沿,被冻伤的危险就小了很多。

  热天时使用的帽沿就不一样了,往往就是普通的衬衣布料,不厚也不薄。当需要潜伏时,就将帽沿放下来,同样轻松地解开帽子上的两粒扣子,帽沿会把耳朵、鼻孔遮住。这样做才能够防止蚊虫叮咬,以及小虫子爬进耳朵或鼻孔,不然捎有动静,就有暴露目标的可能性,这样后果就不堪设想。

  如果没有这两粒扣子,帽沿四处摆动,不仅给人一种军队纪律松散的表面印象,还给人吊儿郎当没有军威的感觉,所以看似普通的两粒小扣子,真是二两拨千斤。

  在行军作战中,帽子起起落落,扣子承受的冲击力量也是不容小视。从力学上,用两粒扣子就可以各自分担一半的承受力,如果只有一粒扣子,就很可能承受力太久,导致扣子脱落,这样帽沿就会松散,上下摆动。

  还有一点,两粒扣子整齐的订成一列,远看就是一个数字8,这也符合八路军的八字谐音,这也是深受八路军战士喜爱的原因之一,

  八路军帽子上的两粒扣子,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处处彰显高明,满含智慧,足以看得出八路军的领导者党中央,是多么思维缜密,心思细腻。

  正因为我国党中央足智多谋,在面对武器先进、装备一流的日本侵略大军,八路军的小米加步枪,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才能让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最终垂头丧气地向中国无条件地投降。

  两粒扣子,来自老百姓,心系老百姓,戴着两粒扣子帽徽的八路军想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都难,最终将不可一世的顽固派,从车水马龙的南京、重庆赶到了台湾。

  现在,每当在电视、电影上看到八路军这类的影视片,八路军的帽子上的两粒扣子,我们该深知,这两粒微不足道的扣子有这么多的智慧,会是这样的高明!

  2,人民网《1937年中央改红军为八路军,看看真实的八路军形象究竟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