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调研汇总:嘉实、汇添富、招商基金等73家明星机构调研三未信安!
TIME: 2024.12.11

  答:三未信安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9亿同比增长63.48%,归母净利润1371万同比增长35.21%,作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科友在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均有贡献。三未信安于2023年6月份收购江南科友,经过一年时间的融合发展,双方协同效应初步显现,三未信安完善的产品体系丰富了江南科友的产品矩阵,为银行业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自研芯片的使用大幅度降低了江南科友产品成本。

  答:目前发生的一些数据安全事件,人工智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带来的数据安全急迫性,国家密评政策在各行业的推进,《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草案)》等相关法规的制订,利好商用密码行业。

  答:三未信安充分重视抗量子密码带来的密码产业升级机遇,基于公司密码算法团队的技术优势,已经把美国标准算法、国内竞赛出现的优秀算法都进行了优化实现,形成了过渡期的产品和迁移方案,并已经参与了部分行业的试点项目。但抗量子密码的大规模应用要等国内标准的制订,尚需时日。

  2024年9月13日,三未信安在北京举办“探索无限量安全新未来”密码创新大会2024,公司在会上发布了新一代抗量子密码系列新产品、《抗量子密码技术与应用白皮书(2024)》以及多款创新型密码新品。公司发布的新一代抗量子密码系列新产品,涵盖抗量子密码芯片、抗量子密码板卡、抗量子UKEY、抗量子密码机、抗量子网关、抗量子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抗量子密钥管理系统全产业链产品,构建了新一代抗量子密码基础设施。本次新产品的发布,标志着三未信安在应对量子时代密码安全需求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有助于巩固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答:公司与客户的合作信息会遵守信息公开披露规则进行披露,具体以公司的公告为准。

  答: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大客户采购量同比大幅度的增加和公司在医保、运营商与电力等领域开拓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所致,江南科友纳入合并范围也增加了公司的营业收入。今年下半年,公司在以上行业或领域将继续发力加大开拓力度;此外还会在智能工厂、智算中心、医疗、交通等领域进行持续拓展;公司的出海业务也在按计划进行中。

  A: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微交联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相对于未交联的胶原蛋白,其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降解性能,使得产品在组织中的存在时间更长,通过所含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保湿、补水作用,改善皮肤状态。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临床试验备案,后续可以启动临床试验,进展符合预期,这也将是我们首款浅层注射填充类产品。谢谢!

  A:Ⅲ类医疗器械未来的销售主要是面向有资质的整形机构、医院等,后续公司会考虑建立Ⅲ类医疗器械的销售团队。谢谢!

  A: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临床试验备案,近期将启动临床试验,如果不考虑发补情况,预期进展顺利的话,临床加注册预期一年半左右,具体还要看临床试验进展与注册申报的真实的情况。谢谢!

  A:上海研发中心是公司对化妆品领域进行的研发布局,旨在夯实自主科研能力,助力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上海研发中心的创立,标志着敷尔佳在科研创新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将与哈尔滨研发中心南北联动,对接行业前沿科技,慢慢地加强自主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加速原料探索、新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谢谢!

  A:今年8月,公司实现研发成果转化,上新了10余款产品,包括应用超分子技术的重磅新品葡萄籽溯颜弹嫩乳液面膜、白池花籽盈润舒肌乳液面膜和流莹精粹水,和公司自研的乳糖酸控油敛肤面膜等产品。目前看,新品销售情况符合预期,部分新品超预期,希望下半年这些新品能给公司带来增量业绩。谢谢!

  答:公司以钮扣起家,钮扣的确更多是应用于服装领域;但随公司业务的发展,目前公司产品品类较为丰富,涉及拉链、金属制作的产品、塑胶制品、绳带、织带和标牌等服饰辅料产品,也已拓展到户外、箱包等其他多个应用领域。

  答:公司产品售价采取的是成本加成的定价原则,实际价格会受到原材料价格、细分品类结构、交期和工艺难度等综合因素影响。

  答:在产品研制方面,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公司设计师依据市场潮流开发出新品供客户做出合理的选择;二是公司设计师对品牌客户进行一对一服务,按照每个客户服装的设计风格,针对性或联合开发;三是直接根据品牌客户的产品设计样稿进行打样生产。

  答:如果按品牌客户统计,公司实际前五大客户占比并不低,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的前五大客户占比确实是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按照财务开票口径统计的,并未穿透到品牌客户,所以存在数据统计口径的差异。

  答:公司主营各类服饰辅料产品,日常业务主要是和服装品牌客户指定的成衣加工厂等企业对接,所以终端消费国或区域调整成衣等商品的关税对公司业务直接影响较少;但终端消费景气度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都会对产业链上的企业产生一定影响。